(1)指导思想
墓园设计应当尊重自然,师法自然,充分利用环境、地形等要素加以人工规划。从当前民众的殡葬需求和殡葬心理出发,尊重所处地区分布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殡葬文化。墓葬区的墓型设计应考虑到不同背景、层次等的人群需求,提供多种选择、多种规格的安葬方式,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规划。殡葬用地尽量不占用生活、生产用地为前提,遵守国家相关殡葬法律、法规及政策,提取场地特征,体现现代科技特征,设计基于殡葬文化理念下并秉承生态人文理念去合理规划设计墓园。充分发挥墓园的殡葬、纪念、生态、教育、休闲等功能,满足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,使墓园成为一个融入文化艺术和园林景观的公益园地、教育基地、纪念场地、艺术天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,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。建设分期循序进行,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,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、城市文化建设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。
(2)设计原则
1)以人为本、因地制宜原则
安置逝者是墓园的首要功能,在体现了对逝者的平等性和尊重性上,再去满足不同个体的差异性需求,再者在为使用者带来的用户体验上,要考虑园中需要的可以满足人们正常活动的需要,重视人的个体使用和感受,比如无障碍设计、便民辅助设施等。在墓园景观营造方面,还应严格按照生态园林式墓园建设的标准,充分考虑空间需求、生态保护、文脉传承等因素,并且注重人群的心理感受和空间体验。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应体现于墓园选址、设计材料的选择和应用、空间设计等方面,应用系统学和生态学原理,使殡葬活动环境空间良好宜人,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,使墓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交融,形成别具一格的墓园人文、自然景观,最终实现墓园的环保、节能、低维护、高效益。
2)可持续发展原则
现代化墓园建设应采取“逐步建设、循序开发”的模式,保证节约土地资源与可持续性发展。墓园设计通过殡葬方式的多样性、立体化、景观化以增加园内绿化面积,丰富植物种类,桥树灌草合理搭配,弱化墓碑体量并且设置与环境相协调。墓园要统一规划和布局、合理区划。由于墓园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,所以要进行分期实施,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。现代墓园规划设计秉承的宗旨是审慎地考察、了解自然环境,利用和改造自然,景观设计应与自然环境互利共生,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,又不影响和危及后代人的需求和发展,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。
3)平等原则
现代墓园的墓葬区的墓型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年龄、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要求,尊重传统殡葬方法并推行现代殡葬改革政策而提供多种选择、多种规格的安葬方式,同时要考虑不同宗教信仰比例,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,要尊重当地的殡葬风俗习惯进行墓园的规划设计。公平、平等的原则可以总结为四点:第一,制度、规则的公正与平等;第二,收人分配规则的公正、平等;第三,社会公平,即社会对人和人调节的合理性,这是伦理意义上的公平;第四,公平是指一种主观感觉、心理平衡。我们所说公平一般指的是社会公平,它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社会公平指社会各方利益得到妥善协调,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处理,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的关注话题。墓园相关设计师在进行用地空间布局和资源分配时,更应以此为行动原则,满足各阶层人民的利益诉求。